安徽蚌埠90后退伍军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完成

4月12日,在中国科学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蚌埠市的一名90后退役士兵王财政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的善举,将挽救一位远在北京的陌生女士的生命。王财政,这位在部队锻炼成长的一名优秀士兵,成为蚌埠市第10例、安徽省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累计献血毫升

今年27岁的王财政,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年9月入伍服役于三亚海军某部,年12月退出现役,现为固镇县新马桥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受良好家风的熏陶,乐于助人的他从高中时期便有了无偿献血的想法,因受年龄限制,一直未能完成心愿。为了弥补缺憾,大学期间王财政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听到志愿者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萌生了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愿望。

年9月,即将前往部队服役的王财政及时联系了蚌埠市中心血站,详细询问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并在入伍前的最后一次献血中主动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上大学、参军服役以及参加工作,王财政一直没有停下献血的脚步,至今已累计献血ml,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人的一辈子要经历很多锻炼与磨难,帮助他人就是历练内心,成就自我。”服役期间,王财政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凭借出色的军事素质良好的表现,多次受到嘉奖。

完成一次生命接力

“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因为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今年年初,退役后在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镇政府上班的王财政突然接到了蚌埠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有一个身患血液病的中年女性,与他的血型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这位患者的生命。

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情。接到电话的王财政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愿意捐献。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间就是生命,接下来的高分辨检测、体检等捐献资格筛查需要同步进行。他坚决服从蚌埠市红十字会的安排,确保捐献各项环节顺利进行。

“既然成为一名志愿者,就要兑现我的承诺,何况是在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王财政说,时隔多年,当初的爱心承诺能帮到一个人,觉得很值得。在此期间,王财政时不时向市红十字会询问捐献进度。确认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后,他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了地。

4月7日,王财政在固镇县红十字雷锋车队志愿者的护送下,来到中国科学医院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12日中午,经过5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王财政成功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毫升,助力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王财政住院期间,在北京的患者家属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转寄了一封亲笔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在整个捐献的全过程王财政都没有任何紧张和流泪,内心被这封感谢信感动地泪流满面。

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能够延续别人的生命,感觉很自豪。”王财政说,通过这些天的捐献经历,更加感觉到生命的意义,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点燃生命之光。4月12日下午5时,王财政在合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平安返回固镇县,受到了同事和亲戚朋友的热烈欢迎。

“王财政是好样的,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他骨子里刻着军人的坚毅和勇敢,有担当、讲爱心、乐奉献,科室同事纷纷为他的大爱点赞,更为这位幸运的患者能遇到他这样好心人而欣慰。”医生汪健说。

王财政这一大爱之举也受到群众广泛赞誉,称赞他是优秀退役军人,从他身上折射出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固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在第一时间内,向全县退役军人发出了向学习王财政先进事迹的决定。

“退役军人王财政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典型事例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情怀,展示了蚌埠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厚底蕴、充分体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蚌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培春说。(朱永鑫王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5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