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小麦进入春季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走进田间地头,细查麦田墒情,依据土壤、水肥,麦田病虫害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苗制宜落实关键技术,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江苏海陵:春耕备耕正当时农技服务到田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当前,各地春耕备耕正有序展开,广大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始新一年的劳作,播种田野新希望。
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海陵区组织成立了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墒情、病虫草情调查,为麦田“问诊把脉”,指导农民进行备耕工作,为全年农业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你家小麦很壮啊!”3月0日,在苏陈镇野山沟家庭农场,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小麦苗长势喜人,农技专家仔细询问农户种植计划、农资储备情况等,并对其春耕备耕工作进行悉心指导。
“目前气温回升,温度稳定在5℃以上,可以进行化学除草。”海陵区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陈春英介绍,随着气温的回升,海陵区的小麦已进入返青期,3月中旬,将组织施拔节孕穗肥。
据悉,海陵区共派出2名农技服务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春耕备耕工作,全区预计完成春小麦播种近8.07万亩。
上午0点,一架无人机腾空升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以前,人工施肥一亩地需要大半天,现在用无人机几分钟就能搞定,还能实时定位查看工作面积,省时省力省成本。”野山沟家庭农场主韩强说,农业机械化给春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降低农户劳动强度的同时,不仅操作精度明显提高,人工成本也得到有效下降。
在韩强的农机仓库里,植保机、拖拉机、抓草机、收割机、烘干机……一台台先进专业的农业生产设备整齐有序排列,这里是农场亩良田的效率保障。
据悉,海陵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以上,全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机具近台,为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今年产量一定会更多。”在专家的指导下,韩强记下了农机需要维护的零件部位,他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和把握。
安徽固镇:春到农田万象新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严格落实地方粮食生产主体责任,以及中央关于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高更好的效果抓好粮食生产的要求,保障春季田管顺利进行。为此,3月0日,连城镇积极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
春到田间万象新,当前春季田间管理及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连城镇组织全体农技人员分片包村,调查小麦苗情、墒情、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等,实时掌握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农户精准管理,因苗施肥,促苗转壮,现场一对一解决农户在小麦田间管理中遇到的难题,面对面为群众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为小麦稳产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农户春季田管答疑解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引导群众科学种植、有效管理,为农业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河南襄城:积极推动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力保丰产丰收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时节,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夏粮丰收,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耕一线,实地调研,现场分析并解决问题,对广大麦农进行密切指导,大面积对麦田进行科学管理,浇水追肥,除草防病。襄城大地上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3月7日,襄城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前来村里进行墒情检测,在听取了张二停的询问后,农技专家认为张二停种植的3亩小麦麦叶发黄是由于干旱造成,督促他尽快浇水。
麦田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开展技术指导是关键。因此,襄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2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墒情、苗情、病情调查,摸清底数,随时掌握动态情况,通过编写技术应对措施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户做好春耕生产。并出台了《襄城县年小麦返青期苗情与春管技术意见》,及时向群众讲解,提高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知晓率,通过线上指导和田间地头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春季麦田管理中的技术难题。
截止3月6日,襄城县小麦中耕面积7万亩,追肥面积6万亩,化学除草面积67万亩次,浇水32万亩,病虫害防治面积2.8万亩。襄城县农业农村局也提醒没有追肥的农户,尽快追施返青拔节肥,预防中后期早衰,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尤其是对小麦纹枯病、锈病、赤霉病及蚜虫的防治要高度重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