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管理体制。突出开发区发展经济的核心功能定位,充分下放经济建设相关权力,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赋予安全、环保等6项权力事项,其他行政权责由县直部门及连城镇政府承担,形成区内审批闭环。
改革组织体制。推进大部制改革,通过横向整合、纵向压缩,机构调整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设7个职能部室,下设工投公司,雇员总数64名。
创新用人机制。推行雇员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待遇能多能少”。打破身份界限,推行全员聘任(用)制,完善岗位成长通道,赋予园区用人自主权,现已招聘雇员45人。
创新分配机制。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以岗定薪,突出绩效,实现薪酬激励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充分调动人员创造性。
创新考评机制。按照“经济强区”管理模式定位,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包括:税收收入、“四上”企业个数、入库项目数、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出台相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激活体制改革内生动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