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蚌埠8月27日消息(记者张宣剑通讯员余小乔江海)“我和老伴的慢性病不会很快要人命,但慢性病养起来真是很要命。”谈起自己和老伴的慢性病,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赵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东伦曾经很是头疼,但现如今,对老赵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几乎“零负担”的慢性病报销政策、涓涓细流式的慢病慢养举措,帮他们有了与病魔打持久战的志气、乐观生活的勇气。 在赵东伦家的扶贫手册上,健康扶贫措施是各类帮扶措施中的“一号主角”:年5月,老伴王传荣慢性病治疗费用元,报销元;年8月,赵东伦、王传荣夫妇慢性病治疗费用元,报销元;年11月,赵东伦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元,报销元;年5月,赵东伦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元,报销元;年7月,赵东伦住院治疗费用元,报销元;年10月,赵东伦住院治疗费用元,报销元……
赵东伦、王传荣这对老夫妻均是上世纪30年代生人,他们在年轻时吃的苦、受的累、挨的饿,全都转化成老年后缠身的各种慢性疾病。头痛、腿痛、心悸、眩晕、眼睛吹不得风,医院,不是住院就是拿药。“要不是国家扶贫政策好,报销得多,医院、一袋袋往家拎药吃,养着这一身的慢病?”医院,总是这样对医生感慨。
赵东伦所在的赵湖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人,其中因病致贫贫困户10户,户内患有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更是多达76名。截至年底,上述76名贫困人口均已通过慢性病鉴定,拿到了办理好的慢性病证,享受到了与慢性病相关的“五个所有”健康礼包:所有慢病患者全建档、所有慢病患者都治疗、所有慢病药物都配齐、所有慢病费用都报销、所有慢病药物送上门。
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可能成为拖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慢性病鉴定和履约无疑是为这些贫困家庭减负的民心工程。据了解,为了解决贫困户因慢性病资料缺失而没法办理慢性病卡、慢性病卡漏病种等问题,切实开展好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工作,去年以来,杨庙乡严格按照蚌埠市出台的《关于做好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工作的紧急通知》,在严格执行慢性病标准的基础上,简化办理流程,减少鉴定资料,及时鉴定办证,确保慢性病鉴定办证“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对那些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户,专门组织专家上门鉴定。
数据显示,仅去年,固镇县杨庙乡组织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人次,其中人次通过慢性病鉴定并顺利办证。截至目前,该乡名贫困人口已办理慢性病证,占总贫困人口的30%以上,慢性病门诊费用实际报销比更是高达92%。在暖心健康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越来越多的杨庙慢病贫困人口,开始居家抓药养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