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千年,看宿州的前世今生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境内繁衍生息。

商朝时期,宿州为攸国地,属徐州域。

春秋时期,境内就置有宿国、萧国等小国附庸于宋,后属楚,属青州域。

秦朝一统后,推行郡县制,当时没有州县制,当时的天下九州为地域概念,如今日徐州市秦朝叫彭城县,青州市秦朝称广县。秦朝宿州地属泗水郡、砀郡,置有苻离县、蕲县、相县、取虑、铚县、僮县等县。

南北朝至唐朝早期,蕲县属仁州(今固镇县仁和集);符离县属睢南郡,后属徐州。

唐武德四年,仁州迁治夏丘(今泗县),又析夏丘置虹县及龙亢2个县,夏丘县废,贞观八年,废仁州,虹县改属泗州,符离、蕲县改属徐州。

唐元和四年,因汴水的重要性,在汴水之上置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为上州,辖蕲县、虹县、符离、临涣四县,初州治在虹县,后迁治埇桥,州境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宿州,淮河以南为濠州。

五代十国时期,辖境未有变化。

北宋时期,宿州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宿州地处汴水之上,为北宋的通都大邑。宿州知州周佚准备扩建周长6里的宿州城为12里,同时启动灵璧撤镇建县,结果被苏轼一纸《乞罢宿州修城状》,让宿州修建外城成了烂尾,所以今日宿州古城规模和唐朝无异。但灵璧撤镇建县未受影响,宋元祐元年,析虹县的零璧镇置零璧县,后改称灵璧。

南宋时期,宿州沦陷,南宋孝宗隆兴年间,北伐中原,宋朝在宿州战败,史称符离鏖兵。由于宋金在淮河流域长期拉开割据战,南宋在宿州蕲县荆山镇设置荆山县,属怀远军,这就是后来的怀远县。南宋咸淳七年在虹县境内置五河县,属淮北东路淮安军。

元朝时期,废宿州的临涣、蕲县、符离三县为集,并入宿州,五河县、怀远县属濠州。宿州辖灵璧县和虹县,至元十七年复拨虹县属泗州。

明朝,凤阳为朱元璋的家乡,废濠州,迁临濠府治于凤阳。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宿州初属归德府,后归凤阳府,辖灵璧县。明朝,砀山由济州划属徐州,砀山曾属砀郡、宋州、单州、济州、永州等,明朝才改属徐州。

清朝时期,宿州不再辖县,为散州。乾隆四十二年,盱眙县境内的泗州淹没于洪泽湖,泗州迁州治于虹县,并虹县入泗州,虹县降称虹乡,至此泗县始为泗州州治。

清朝灭亡后,宿州改称宿县,泗州改称泗县,直属安徽省。

年,成立宿县专区,下辖永城县、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泗洪县共九县。年,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

年,砀山县、萧县划归江苏省管辖,永城县划归河南省管辖。年,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划回安徽省宿县专区管辖。年,析宿县、灵璧县、五河县、怀远县衔接处各一部,置固镇县。

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年7月,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三县划归蚌埠市管辖。宿县地区下辖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宿州市计五县一市。

,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宿州市下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新设的埇桥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7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