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镇县刘集镇王李村的传说

赵汗青·刘欣华

一方水土,千差万别的地域特色,涵盖了民俗与风情,蕴藏着历史和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沿革源远流长,村名的故事更是一部“时间简史”,关联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形地貌、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在我国,所有的村庄,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我们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乡村中的老树、老井、老物件、老建筑,保留乡村历史文化记忆,是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

王李村位于安徽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西北十余公里的地方,与垓下壕城镇接壤。这个村有口人,土地面积多亩,当地主产西瓜,是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地。而古时王李村并不叫王李村,叫王留地,是个长满茴草的地方。为什么又叫王李村呢?故事要从垓下之战说起了。

王留湖

垓下之战,由于遭遇汉王刘邦和诸侯40万部队十面埋伏包围,霸王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垓下,爱妻虞姬自刎。霸王无奈率亲兵南奔,行约6公里样子,迎面是一望无际的茅草(当地人称回草),无法辨别方向。凛冽的寒风吹到霸王和亲兵们的脸上就像刀刮一样,茅草在风中狂舞着,那干巴巴的枝杆,不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在狂风中战栗着,发出沙沙的声音。寒风中,霸王裹紧了厚重的盔甲,喘着不均匀的粗气,迈者颤抖的脚步,凄凉的夜迷茫了他那前行的方向,寒风割在他的脸上,没有留下醒目的伤痕,然而带来了冰冷的疼痛。

由于大片大片的茅草阻挡了前行的路,汉王刘邦的追兵此时尚未赶到,霸王便下令,命亲兵就地下马割草挖坑埋锅造饭,抓紧吃饭好有力气赶路。亲兵纷纷下马,拔出佩剑,就地砍草挖坑,由于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动作麻利,很快茅草被砍下了一大片,迅速开始挖坑,正在挖坑时,突然哨兵报告:“汉兵追上来了!”

霸王闻讯,命令亲兵们停止埋锅造饭,迅速上马开拔。从此,在这荒无人迹的茅草地中,留下了一个像个湖的地方。

后来,有位姓郭的人家,来此安家落户,渐渐地又有其他姓氏人家来此地开荒种粮,外地人路过问:“这是什么地方?”

回答:“王留湖!”

如今,这个湖还在,是一面水塘,水清见底,水中茅草摇曳着,岸边芦苇丛生,风一吹过,正是:“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时光流逝,到了明朝初年,黄淮区域因战争人烟稀少,明太祖朱元璋命令从富裕的山西等地移民到中原和淮南淮北一带。从此,王留湖这个地方人口越来越多,姓氏多达18个,特别是王姓、李姓较多,后来按照行政区划,王留湖便改成了“王李村”了。

榆抱桑

在王李村郭家自然村里,有一处奇观“榆抱桑”。或许榆树与桑树同根而生的现象,在其它地方比较平常,但是在皖东北这一带,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在王李村北去6公里的垓下古城遗址上,也有一处“榆抱桑”,它象征着霸王项羽与虞姬的坚贞爱情。而郭家自然村里的“榆抱桑”,却是与大唐郭子仪的后代有关。

前面说过,明初移民时,一位姓郭的人,随着移民队伍从山西大槐树出发,历经数月,来到垓下之地,郭姓人被安排在王留湖东侧不远的地方落户,不久娶妻生子,代代相传至晚清时期。此时,我国内忧外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穷人们更是连饭都吃不上,为了活下去很多人只能沿街乞讨当乞丐,甚至很多孩子已经没有家人照顾,只能乞食为生,当时帝国主义一直欺侮我们,晚清统治者一直割地赔款,让人们的生活雪上加霜。特别是光绪元年到四年间发生了几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致使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地,将近有一千多万人都被饿死,很多底层人民只能逃荒求生,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难求一顿饱饭,很多难民在逃荒途中就去世了,而慈禧太后和皇帝对此无动于衷。虽然生活困苦,但是税收还是多如牛毛,民不聊生。郭姓人家也是日无果腹,夜不御寒,家人便商量,要走出去做些买卖才行,不然全家都得饿死。就这样,郭家老大便南行去南京进些生活用品,回来换些银两和粮食以补家用。慢慢地,郭老大成了肩挑货担走乡串户的货郎。他整日里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手摇波浪鼓,逢村摇着鼓点“出动,出动,出出动”的叫卖,呼唤着人们出来购货。当人们出来的多了,货郎郭老大就高兴地摇着鼓点“嘿得隆咚!嘿得隆咚!”吸引着大家。当然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因交通渐渐便利,商品流通较快,货郎担已逐渐消失。

话说回来,由于郭老大勤劳能吃苦,渐渐地积蓄了一大笔财富。到了清末,郭老大来到广州进货,结识了一位姓桑的革命党,据说是黄兴的部下,为人仗义,崇拜霸王项羽。他听说郭老大来自皖北垓下之战,便对他多加帮助,两人便结拜为兄弟。后来此人在年3月28日,跟随黄兴率军向清军守地钦州进攻战役中战死。郭老大回乡后便在家中门前挖了一口大坑,栽上一棵榆树苗和一棵桑树苗,以此来纪念那位桑姓革命党兄弟。家人不理解,他也不多解释。

时光飞逝,星转斗移,榆树和桑树渐渐相拥成长,越长越大,越长越高,直到郭家郭泽海这一代,“榆抱桑”已高至20余米,胸围40余厘米,冠幅东西12米之多。当地政府经专家认证后,确定“榆抱桑”已百年以上,属于文物了,便拨款保护了起来。

王李村虽然不大,但这些遗迹、遗物都足以说明这个村古老的辉煌和传奇的历史。

作者简介:

赵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高级记者、文史作家、文化学者、博士。年入安徽经济报,曾任中国新闻杂志社副总编,兼任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已出版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作品。现供职《中国网·韵动安徽》

刘欣华: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蚌埠,英文翻译、文化学者、博士。曾任某市中学校长、麓鹿出版社社长、盐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安徽分院院长。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专职会长。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现供职《中国网·韵动安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21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