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宁潜山观景记

李广宁——潜山观景记

星期六应国安局朋友老张之邀去潜山,为其搞收藏的朋友看瓷器。他说这位朋友搞收藏多年,主要是玩珍品瓷器,一直想请我给看看。我说前几年在省电视台做收藏节目时,为征寻能上藏宝阁的珍品来过潜山几次,拜访过一批当地的知名藏家,都很不理想,没听说还有这样一位收藏珍贵瓷器的大藏家。老张讲这位朋友很低调,从不张扬,因此不为人知。我心想:搞不好不会又是一位国宝帮吧?但碍于老张的面子且其又亲自开车来接,我还是勉为其难去看看。

现在去潜山很方便,全程高速,8点多从合肥出发,10点多就到了。在宾馆安顿住下休息一会,还不到11点。于是就去其朋友家看藏品。其朋友的宅院挺宽畅,一看就知是前些年先富起来的人。其打开收藏室,几十件珍贵瓷器就映入眼帘:大约有五六件元青花,且都是瓶罐类立件。还有几件汝窑、宋官窑及一批明清官窑青花瓷器。果然不出所料,全是一眼假的货,连手都不用上了。我假装很认真的样子看了一遍后跟老张的朋友说:你实心实意请我来看,我觉得你年龄不大(50来岁),身体还结实,也就直接跟你实说吧:这些东西都不好,是赝品。以后别再买了。老张的朋友听了故做镇定片刻,就语速很快地向我解释一番。我对潜山话听得有些吃力,只是大致知道他讲过去有专家看过,还讲出马末都、邱小君、蔡国声的名字。另外讲的是胎、釉、苏泥勃青料等等等等。看来其还真看过一些关于瓷器收藏的书,知道一些相关知识,可惜都是生吞活剥,没能用到正处。末了,他拿出两件瓷器(一件为元青花带盖人物纹梅瓶,一件为蓝釉描金玉壶春瓶)放到外面桌子上跟我说:这两件瓷器就是我们当地出土的。我说:你亲眼看见他们挖出来的吗?他说:不是,是卖家讲的。我说:就算你是亲眼看见他们挖出来的,也是他们事先埋下去的。然后我指出这两件器物的几处破绽。讲连高仿品都算不上。老张朋友表示比较服气。另外我还跟他们讲了文物法的相关规定,出土文物属国家所有,个人别去碰。中午在一块吃饭,又谈了一些收藏应注意的事,老张朋友感到很有收益。

下午驱车去天柱山脚下的山谷流泉景区走走。天柱山是安徽三大名山之一,其是汉代的南岳,汉武帝曾来此封禅过。这一带周时为皖国,因此安徽简称为皖,盖由此地而起也。冬初之际,午后暖阳不冷不热,正好活动活动。由于是淡季,遊客极少,山空谷静,都能听得见树叶向下掉的声音。入得景区,我们拾阶而行很是惬意。这里是个小小峡谷,我们一直走到石牛古洞一带尽情浏览。山谷旁的石壁上有古代石刻群,多为唐宋元明清人留下的,现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这些题刻的古代名人中,最有名的当然是王安石、苏东坡和黄庭坚。看景点介绍:潜山在宋代是舒州的州治,王安石曾任舒州通判在此为官。而黄庭坚的舅舅(李姓,与大画家李公麟同族)在舒州,其来此爱遊山谷流泉,居然自号山谷道人,因而有黄山谷之名。苏东坡则是来此遊览过。

王安石题刻:

水无心而宛转,

山有色而环圍。

穷幽深而不尽,

坐石上以忘归。

苏东坡题刻:

先生仙去几经年,

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

尘心病眼两醒然。

黄庭坚题刻:

题山谷石牛洞

司命无心播物,

祖师有记传衣。

白云横而不度,

高鳥倦而犹飞。

出山谷流泉,谷口有寺庙名三祖寺。主人盛邀入寺一观。该寺是始建於六朝时代的古寺庙,应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中的一座了吧?因时在冬初天晴气朗,并不见楼台烟雨“的景象。所谓三祖寺,即佛教禅宗六祖之一的三祖道场所在。庙宇宫殿在山脚,山顶有古塔名觉寂。因腿脚不便,无法登峰参观古塔了,只在山下寺院中转转。见大殿上居然供奉的是笑嘻嘻的大肚弥勒佛,周围有四大天王,背后是捧杵而立的韦驮天尊,全部是新雕塑的,看其材料,乍看象汉白玉雕成,细看又不似,应是化学合成的材质。那些庙宇殿堂也全部是翻新重建的,四顾望之,已看不到一点旧痕迹了。于是感到索然无味,便退了出来,开车回宾馆。

星期天早饭后,我们准备返程,老张朋友来送别,又依依不舍叙到9点多才开车出城,回到合肥已是中午时分了。

.11.16广宁记於淝上,时年七十又一矣。

作者简介:

李广宁,汉族,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固镇县。著名考古学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为硕士生班讲授《中国古陶瓷鉴定》)。年经国家文物局文博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获研究员职称。

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先后在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安徽管理处(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工作,分别担任过副局长、副所长、副处长(副站长)等专业行政领导职务。曾担任的社会职务还有安徽省文博图书群文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安徽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安徽省考古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物学会副会长暨文物鉴定委员会会长等职务。年底在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安徽管理处(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退休。

李广宁先生长期从事文物保护、田野考古及文物鉴定工作,熟悉安徽省文物情况。在工作中敢於坚持原则,一身正气,不怕困难。在垓下古战场考查及垓下遗址的确立、六安西古城遗址、寿县古城墙、淮北市柳孜大运河遗址等重大文物保护中做出过特殊贡献。对涂山文化及中华文明起源、楚文化、陈胜吴广起义军的性质等重大学术问题上有独立思考和论证。学术研究的主方向是古陶瓷,长期坚持古陶瓷的考古、鉴定与研究,主要对象是瓷器和汉代以后的名陶。现埸考察过全国大多数名窑遗址,安徽的几十处古瓷窑遗址也大多数是其发现或首先考古调查的,并参加过繁昌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参观过国内各主要博物馆和一批古陶瓷窑址考古发掘工地,并参观过英、法、德、日等国一些著名的收藏中国古陶瓷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和鸿禧美术馆,见识和上手了许许多多中国古陶瓷的珍品和标本。

李广宁先生长期收集和研摩各类古陶瓷标本,在识真的基础上注意了解和掌握当代仿制古陶瓷的高仿前沿讯息,做到既识真又识假,在古陶瓷专业学术理论研究和实物鉴定眼力方面都保持着很高的水平。此外在当代研究和鉴定晚清民国景德镇浅绛彩瓷器、新粉彩瓷器及对古代宜兴紫砂的研究和鉴定也是国内最早的学者专家之一。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4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